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1-06-22
如何将数以万计的商品管理好,实现线上无人介绍的情况下,用户能看懂、商家说得清、平台管得住,作为电商公司,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一般地,主流电商平台采取的策略包括如下。
由行业专家制定规范,对品类规划涉及的类目——属性——属性值(CPV)和商品涉及的标题、卖点、标签、图片、详情、视频等进行规范。
对于规范性策略,从实践落地的效果看,尽量制定系统能够量化理解的,这样能够通过算法实现系统管控;不要制定定性描述性的,系统无法通过算法来执行,描述性的规范只是在传播上有价值,在管控上无法通过系统自动管控,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拿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比如我们规定每个商品标题至少包含一个商品的功能属性,这样的规范需要进一步细致到每个品类的功能属性项和属性值分别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系统识别出标题是否包含至少一个属性项中的属性值,这样才具备规范的落地意义,而不是通过人工来判断这个标题是否包含功能属性。
将非标品类比如生鲜、服务项目标准化。
标准化实现了电商平台业务范围的扩大,并且标准化后,数据的流转分析更加精准,在各个角色(用户、商户、平台)之间的沟通成本更低。
大量商家涉及相同的工作提炼到平台,进行平台化共享共治,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商家成本,产品信息库就是具体的应用示例。
在电商平台上,大量商家都在卖相同的货,对于标品(家电3C等)半标品(快消品、美妆等)尤其如此,品牌集中度非常高,卖相同商品的商家也非常多。
比如卖手机商家中,30%的商家都在卖苹果手机,这些商家都需要进行商品的信息发布。在发布过程中,商品的物理属性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电商平台将这些信息进行平台化,其他商家都可以直接调用,这样商家不需要填写,而且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也大为提升。
规范化、标准化、平台化实现商家低成本高效率运营,也是电商平台高效商品流转的基础。
在电商平台,一个个商品就像社会上一个个人,有好人,也有坏人。在电商平台,有好商品,也有坏商品。
形成坏商品背后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有商家小二不懂平台规则、或者不懂电商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也有商家出于利益动机故意的,比如平台上每个类目的佣金扣点不同,一些商家为了少交佣金,将商品发布在低佣金扣点的类目。
有的商家为了营销的需要,在商品标题卖点中增加国家广告法所不允许的“全国第一”、“世界驰名”等词汇。面对数以亿计的商品,如何管理好这些商品,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平台经营风险,是商品治理需要考虑的事情。
从成功的业务实践上看,商品治理需要采用闭环治理和综合治理两套组合拳策略,互不隶属,互不偏颇。
闭环治理主要是指商品流转闭环和处理流程闭环,前者在增量商品入库和入库后形成存量两个环节都要治理,后者是指问题商品的处理上也要闭环。
1)增量入库
问题&风险前置识别,增量违规实时提示纠正,访问问题商品如平台。
2)存量商品
定期扫描存量商品,违规实时推送督促商家整改,并打上风险标签帮助后续的处理闭环。比如打上风险标签后,流量分发(搜索、推荐、广告)环节根据风险等级决定流量分配是否应该是彻底关闭流量、流量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