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只有交互合理的产品,才能够让用户更好的使用,而交互细节成熟的产品对体验上的提升则更巨大

2021-03-14

这一年,更多的是关于交互的思考。如果说界面是外表的话,那么交互就是其灵魂,只有交互合理的产品,才能够让用户更好的使用,而交互细节成熟的产品对体验上的提升则更巨大。写这篇的起源是平日在设计评审时或多或少会遇到以下的交互问题:


在思索如何能够尽量避免遗漏细节的过程中,发现状态可见性原则对于这些细节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原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可能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且网上大部分文章对于此原则的解释都比较简短。因此在探索过程中产出了这篇比较详尽的关于状态可见性原则的深度解读。目录如下,重点已圈好~


大家可以根据上述目录来进行选择性阅读,当然全文阅读也是极好的~

一、状态可见性原则:简述

1. 相关问题阐述

我们在开头阐述了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而以上情况的出现,都源自于我们在设计时思考的不够全面,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某些情况下的设计,导致有些关键体验上的问题未被发现。我们可以看下微博和知乎在断网下点赞的例子。


可以看到,微博在断网下依然有点赞动作的反馈,且没有任何异常提示,这样会导致用户大多数以为此次操作是成功的。但知乎在断网情况下,点赞是不能生效的,且有消息提示“异常提醒”。

这样的话其实就能够让用户明白此次操作没有成功。在这种场景下,微博的点赞就属于“不恰当的反馈”。而这些设计,都可以归因于状态可见性原则的范畴。

2. 状态可见性原则定义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状态可见性原则的定义。这是尼尔森(Jakob Nielsen)-人机交互学博士,于1995年1月1日发表了「十大可用性原则」。而可用性原则位于十大可用性原则之首。


虽然只有这么一句话,但其中包含的意义比较重大。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系统,都运用了状态可见性原则,如果没有,那么系统几乎会掉入不可用的现象。而系统在使用体验上的差异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可见性原则运用的好与坏。

我们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当你手机没电,你用充电器连接手机时,在连接的一瞬间(恰当时间),手机状态发生变化(恰当反馈)让你成功获取手机正在充电的信息(系统状态)。

如果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连接上手机2分钟后(不恰当时间),手机状态才发生变化。那么你肯定会认为哪里出现了问题。这就是状态可见性原则的基础运用。


二、状态可见性原则:拆解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深刻理解一个原则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其拆分,并结合实例理解。下面通过原则拆解来进行深刻解读。


我们将拆解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下面的篇幅会更详尽地进行说明:

1. 合理时间的定义和表现

时间在这里指的就是系统的响应时间,而合理则可以理解为时间的长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从用户执行操作到反馈出现的间隔时间是否正常,是否有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体验。

当我们在进行打字输入时,我们敲击键盘的同时,屏幕上就会出现对应的文字。而如果出现文字的反应时间过长,我们就会感觉到明显的卡顿,此时的响应时间就会变得“不合理”。

根据Robert B. Miller在他的研究《人机对话的响应时间》中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制作得出以下结论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