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19-08-27
亚马逊中国的一次黑五大促,看到新闻说美国消费者爆发抗议游行-“一觉醒来东西全没了”(因为中国消费者白天抢购时美国是深夜),捧腹之余,也赞叹中国消费者的霸气。
除了中国消费者觉得跨境购物性价比更高,背后也有极其强烈的为了更加健康放心和更高品质的因素。很多人甚至认为,哪怕同一品牌同款商品,在国外销售的和国内销售的会有不同,事实上部分商品也可能的确如此。我在亚马逊海外购的消费者调研中,关于为什么购买亚马逊海外商品,最多的反馈是“我觉得亚马逊不会卖假货”。
3)消费方式的变化
三餐是人民生活的核心部分,O2O方式的普及也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线上买菜、叫外卖也越来越成为消费习惯。去菜场买菜,自己做饭,在年轻一代里越来越非主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线上蔬菜水果价格其实要比线下普遍大幅提升,同时配送费在O2O的小额订单中的占比不低,这种生活方式的接受和普及,也可以理解成消费升级的一个侧面。
4)消费内容的变化
人们更愿意为数字娱乐付费,更愿意为网红付费,更愿意为知识付费,更愿意为书籍音乐视频和app的版权付费,更愿意为各类健身、出行、电商、音视频平台的会员付费。
但归根结底,这些变化和前两次大规模消费升级相比,背后的消费本质性变化并不是那么显著。我们也可以认为这只是消费方式随政策环境、科技手段、物流成熟度和版权意识的演进而发生的自然、连续、长期的迭代。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消费升级的驱动力组成。
商品生产端生产什么,产量多少,这直接决定了这一阶段可以消费什么。大家可能会疑问,商品生产难道不是需求驱动的吗?在市场经济时代,大致可以说“是的”,但计划经济时代,则未必。如前文关于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消费升级的论述。当然商品进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国家生产能力之外的消费需求。
衡量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它定义为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下图是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变化趋势,体现了中国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为消费升级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空间。